类别
级别
列入年份
项目类型
灯谜,诞生于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文化长河中,集知识性、包容性、趣味性、群众性、教育性于一炉,具有启迪思维、增广知识、陶冶情操、丰富生活的社会功能,以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寓意深刻而新颖活泼的艺术风格为人们所喜闻乐见。
晋江灯谜历史悠久,代代传承。唐贞元进士欧阳詹拟制中药谜为药铺荔枝姑娘猜中、双方喜结良缘的故事,至今还在晋江民间传诵。明清以来,晋江海交畅通,经济日兴,文风大盛,民间灯谜也随之活跃,于是有李贽的《推谜类谈》、林桂舟的《锦江林画中隐语》等著作问世。民国时期,涌现了谢云声、周晓尧等一批著名谜家。抗日战争时期,晋江的民间灯谜组织——谈虎楼,以灯谜形式进行抗日救亡宣传。
改革开放以来,灯谜活动在晋江城乡更为普及。1986年,晋江灯谜协会成立,是全国较早成立灯谜社团的地区之一。随后,全市有15个镇(街道)成立灯谜组织,安海中学和晋江职校还成立了学生灯谜组,开展经常性、群众性的灯谜猜、制、论、评活动。
晋江侨乡,无论男女老少,绝大部分喜欢灯谜。有的一家三代都是灯谜爱好者。它不但是群众茶余饭后的休闲活动,同时也是重大节日文化活动的必选项目。每逢灯谜开猜,群众都自发前往猜射。有的群众还自费举办家庭谜会、新婚谜会、生日谜会等。灯谜活动深入到城乡、社区、校园、机关、企业。
晋江文化主管部门与广大的灯谜爱好者在多元文化发展的现实环境中,为弘扬国粹,传承文明,提升文化品位,打造新的活动平台,而付出辛勤的劳动。一年一度的侨乡谜会,至今已历三十二届。此外,还举办过“施琅杯”第二届中华灯谜锦标赛、中国灯谜艺术之乡暨主要谜刊邀请赛、“品牌之都”国际灯谜大奖赛、“园丁杯”全国校园灯谜精英大奖赛,承办过福建省第七、八届灯谜艺术节等大型赛事,举办过由晋江84家重点企业自设谜坛、自制谜笺、自备奖品的“品牌之都”灯谜夜市。
伴随着晋江灯谜活动的走向繁荣,一支成百人的灯谜骨干队伍也逐渐成长了起来。20多年来,晋江谜人先后获得过省级及全国及国际比赛的灯谜猜射奖等团体奖项20多次、个人奖项100多次,并赴新加坡、马来西亚、台湾进行艺术交流。晋江灯谜创作也进入兴盛时期。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每年创作灯谜近5000则。晋江谜人创作的灯谜作品、灯谜评析、理论文章分别发表于海内外公开发行的谜书、报刊及上千种内部交流的谜刊。编印、出版的《晋江谜艺》、《晋江谜苑》、《新时期晋江灯谜选萃》、《春灯话晋江》等书刊,在全国谜坛颇有影响。2002年4月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中国当代灯谜艺术家大辞典》里,晋江谜人就有44人入选,人数之多列各地之首。
广泛的群众基础,健全的灯谜组织,频繁的灯谜活动,丰硕的谜艺成果和各级政府的重视,使灯谜成为晋江群众文化的重要支柱之一。它以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寓意深刻而新颖活泼的艺术风格为这里的人们所喜闻乐见。
项目编号 | I-27 |
级别 | 省级 |
类别 | 民间文学 |
批次 | 2009年(第三批) |
级别 | 姓名 | 性别 | 出生年月 |
省级 | 伍耿怀 | 男 | 1957-01 |
泉州市级 | 粘荣令 | 男 | 1953-06 |
泉州市级 | 陈松柏 | 男 | 1941-01 |
泉州市级 | 陈盛强 | 男 | 1964-10 |
泉州市级 | 蔡玛利 | 男 | 1952-05 |
晋江市级 | 颜泽源 | 男 | 1969-12 |
晋江市级 | 黄玲 | 女 | 1978-06 |
晋江市级 | 郑玉火 | 男 | 1967-01 |
晋江市级 | 蔡志达 | 男 | 1976-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