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琅将军祭典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传统技艺

类别

晋江市级

级别

2009年(第二批)

列入年份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项目类型

施琅(1621-1696),字尊侯,号琢公,福建晋江衙口人,清初著名将领。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施琅率福建水师统一台湾,继而拟《恭陈台湾弃留疏》上奏康熙帝,建议清政府在台湾设置府县进行管理,为开发经营台湾做出重大贡献。施琅辞世前,在病榻旁让其子写下遗疏《君恩深重疏》,希望圣上准其所请:“臣生长福建,愿乞骸骨,俯赐臣男等就梓里择地安葬。康熙帝悉准,并下诏追赠施琅为太子少傅,赐谥襄壮,给全葬,加谕祭三次。又雍正十二年(1734年),雍正帝下旨在京师建立贤良祠,列施琅位次,春秋祭祀。这主要是官方对施琅逝世的崇祀。靖海侯施琅将军逝世后,其族人除在春冬祭祖之外,更是在其诞辰之日举行大规模、高规格的祭祀仪式且长期沿袋,成为施氏宗族的重要家族活动。古历二月十五日是施琅大将军诞辰纪念日,这日施琅大广场放搭拱门,衙口施氏大宗祠、靖海侯府的摆楼张灯结彩。社会各界代表、海外侨胞代表,台、港、澳同胞代表及施氏宗亲代表,将军夫人丙州、池店世侄代表都来参加由施琅将军纪念馆主办的祭祀仪式。将军塑像位座施氏大宗祠后殿,上楣悬挂康熙皇帝赐匾:“勳德齐班马范曹”。像前阵列八仙桌,桌上点燃红烛,盛陈祭品,雕作龙、虎、豹、狮、象,飞禽走兽,花卉水族,桌前陈摆礼瓶酌,地上铺红毡。主襄祭者及司礼生穿礼衣,戴礼帽,肩披红。祭仪开始,升炮三发,擂鼓三通,鸣金五响,大钹三咋,爆竹齐鸣,启动鼓乐。主祭襄祭参神,下跪,三上香,三酙酒,后乐暂止,启读祭文如下:“猗欤望族,尊侯施公,浔海世泽,临濮宗风。赤胆水师,跨海冲锋,平定澎台,宝岛归同。河山一统,将军殊功,皇恩加爵,靖海封侯。御披龙袍,位忝朝房,名贯中外,业绩辉煌,笃念伦常,扩建大宗,用奉先猷,春露秋霜。垂裕后昆,英贤儿郎,漕运案院,誉飘四方。执法严明,庶民钦崇,清官第一,九洲颂扬。圣帝钦赐,百字诗章,浔海行辈,千秋光芒。珍贵文献,邦家宝藏,恩泽百世,万古流芳。”读毕再奏诗竹,进献祭品如进龙就唱(名扬四海)、进狮(威震华夏)、粿粽(河山一统)、方肉(完璧归赵)、筋(骨肉相依)、鸽(和平天使)、目鱼(文章华国)、福元(团聚一堂)……等意切歌颂施琅将军统一祖国的丰功伟绩,促进海峡两岸同胞早日团圆。
项目编号VIII-51
级别晋江市级
类别传统技艺
批次2009年(第二批)
级别姓名性别出生年月
更多非遗项目